购买力平价理论

阅读 :
外_汇_邦 WaiHuiBang.com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动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动。政府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假设条件

1、不考虑国际贸易中的交易费用。购买力平价说忽略套利行为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完全等问题。

2、两国间的贸易条件相同。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常常使用关税和配额等形式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出口国也常常使用出口退税等形式补贴出口商,目的是增强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没有外汇管制。购买力平价理论前提之一是浮动汇率制,国家外汇管制也直接扭曲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基础。

4、参比国要有统一的价格形式。如果说两国的价格形式并不统一,一国实行价格补贴,这样就必然导致价格歪曲,从而导致比较的结果失去意义。

5、所有商品都是可贸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所有市场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单一,是通过套利行为实现的。

6、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可以完全替代的。

7、生产与消费结构大体相同。

8、相同劳动生产率。

概述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1802年提出,其后成为李嘉图的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1866~1945)加以发展和充实,并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它已成为当今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以克里斯蒂尔尼为代表的非官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汇率贬值是因货币购买力下降所致的观点。这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观点。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如何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理论认为

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核心观点

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这个理论又分两部分:

1.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今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表示各自的货币购买力的话,则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用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a和Pb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为:

Ra=Pa/Pb或Pb=Pa/RaRa:代表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的汇率

Pa:代表本国物价指数Pb:代表外国物价指数它说明的是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因素即为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

2.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

相对购买力平价表示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动,并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因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国在战争期间滥发不兑现银行券,导致了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促使经济学家对绝对购买力平价进行修正。他们认为,汇率应该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因此,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即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用e0和et分别表示基期汇率和报告期汇率,Pld和Plf分别表示报告期本国和外国的一般物价指数,则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为:

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物价指数

=本国货币旧汇率×外国物价指数

3、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例如,基期和报告期的汇率都等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二分之一,这时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但是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影响

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为现在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这实际上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向,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值量既定,则两国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实际上代表了两国货币所体现的价值量的差异。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两国货币价值量之比。因而两国货币兑换的汇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表现出来。

购买力平价决定了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购买力平价为长期汇率走势的预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与汇率水平联系起来,而且研究思路相对简单明了,对指导投资有一定意义。

假设前提

购买力平价理论要成立,必须有四种假设前提:

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同幅度的变动,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而已。

评价

该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期,是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产物。当时各国相继从金本位制改行纸币流通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此时提出该理论是适时并有一定道理的。具体表现在:

该理论较令人满意地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具有相当的意义。因为它是根据两国货币各自对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比率,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能相对合理地体现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另外,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很接近均衡汇率。该理论有可能在两国贸易关系新建或恢复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均衡汇率。它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唯一的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为金本位制崩溃后各种货币定值和比较提供了共同的基础。70多年来在汇率决定理论中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今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和政策仍发生重大影响。今天,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仍然把其作为预测长期汇率趋势的重要理论之一。但是,在许多方面仍受到批评,具体表现在:

理论基础的错误: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数量论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不相符合的。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很难确定。绝对购买力平价方面的"一价定律"失去意义。因为诸如运费、关税、商品不完全流动、产业结构变动以及技术进步等会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化从而使一价定律与现实状况不符。

多国弃用

在当今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比较两国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直观的指标。要比较不同国家的GDP,首先要把用各国本币单位计算出的GDP换算成通行的美元,而在如何换算上,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一种是通过现行汇率简单地加以转换,而经过发展,所谓"购买力平价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按这种方法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五年内超过美国老大。

经济学家看法

用现行汇率计算GDP的方法很简单,按照当时的汇率直接将统计出的GDP总量转换为美元单位即可。而"购买力平价法"的计算则复杂得多。

购买力平价(简称PPP)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购买力平价汇率可以更方便地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例如,如果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一半,那么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减半。可是,这并不表明中国人变穷了。如果以人民币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进口货物在对国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因为这样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会翻倍),那么货币贬值并不会带来国人的生活质量的明显恶化。

有经济学家指出,计算一个国家的汇率,一共有30多种方法,购买力平价法只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不会使用这种方法。

巨无霸指数

一个汉堡算汇率?

一个测量购买力平价的简单而有趣的例子就是"巨无霸指数"。

这个指标由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首创,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的标准。《经济学人》杂志假定麦当劳在全球销售的巨无霸的成本是固定的,然后将其在各国的分店中销售的价格进行比较。

根据该杂志最新一期的巨无霸指数,一份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在中国为13.2元人民币,在美国为3.73美元,由此推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该为3.54:1,比汇率低了很多。实际上,按照"巨无霸指数"推算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比现行汇率低不少,因此这个指数也经常被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用来佐证各种"人民币被低估"的理论。

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冯鹏程教授认为,如果从一个国家汇率是否被低估的角度来说,以巨无霸指数来评判是不准确的。

"美国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中国却不是。"冯鹏程说,"另外,美国的原材料、人工制造成本、民众的收入水平都比中国高。用统计巨无霸指数的方法来评估汇率,而不考虑另外这些因素的话,也是不合理的。"

缺陷明显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另一个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另外,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它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比如:经济数字发布/报告、资产市场以及政局发展。

很容易算错的一笔糊涂账

购买力平价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购买力平价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揭示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和趋势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中短期内,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多次警告国际热钱涌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而1998年,作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泰铢对美元汇率的陡然波动,完全是国际热钱大肆炒作的结果。

还有批评者更绝,干脆指出购买力平价的前提,即"假定所有国家的商品价格相等"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例如一种在甲国是奢侈品的商品,在另一个国家可能只是一般日用品。而购买力平价不管这种情况。

再者,计算购买力平价需要挑选大量的商品作为计算的依据,而挑选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状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GDP进行PPP计算时,依据的是"国际比较项目(ICP)",这一项目号称涵盖155项基本消费类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项统计活动。

所以,经济学家们认为,PPP在统计学上具有欺骗性,可以通过精心的选择所用的商品获得对某国有利或者不利的结果。

外_汇_邦 WaiHuiBang.com
本文标题:购买力平价理论 - 外汇基本面分析
本文地址:http://www.ea666.cn/fxschool/fundamental/38070.html

相关文章

  • 外汇基本面分析之:每周连锁商店销售指数(BTM-UBSW Chain-Store Sales Index)

    这是什么:这是私人机构,做出的销售统计。 为何关注:百货公司的销售额通常是和这个指数吻合的。 来 源:Bank of Tokyo , Mitsubishi , UBS Warburg(东京银行,三菱,瑞银华宝) 公布频率:每周 公布时间:每周二上午9:00 ...

    外汇基本面分析
  • 汇市基础分析之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的影响   干预的目的:一是实现本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二是稳定市场,扭转发生“偏离”的汇率水平。   干预的手段: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直接入市进行买卖操作;通过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来影响市场。  ...

    外汇基本面分析
  • 经济新闻对外汇的影响

    这种排列并不是绝对的,例如,美国对外贸易的每季度统计数曾是最重要的影响美元走势的数据之一。80年代中期以前,每当美国贸易数字公布前几天,外汇市场就会出现种种猜测和预测,引起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是在80年代中后...

    外汇基本面分析
  • 通胀率(InfationRate)

      经济指标解析:通胀率 (Infation Rate)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  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

    外汇基本面分析
  • 央行加息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加息...

    外汇基本面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